“運用先進科技和理念,構建綠色高效礦產開發產業鏈,是未來礦業的發展方向。”日前,在天津召開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如是說。
2017年中國地質勘查投資782億元,煤炭、石油、錳礦、金礦、石墨等42種重要礦產資源查明儲量增長,黃金等10種重要有色金屬礦種產量繼續居世界首位。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鞠建華說:“我國現有非油氣礦山6.77萬座,年開采礦石量超過300億噸;每年累計壓占毀損的土地超過400萬公頃,尾礦廢石堆存量超過600億噸。”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張新安:“它是工業體系的重要支柱(包括進出口),我們的進出口貿易已經達到7000多億美元,占全球進出口總額的18%。礦業的直接從業人員達到2300萬。”
為什么要建設綠色礦山?
如此對于生態環境來說可謂壓力“山”大。目前,礦產品價格仍處于低位,但同時礦山開采越來越深,作業環境越來越惡劣,人才普遍短缺,人力成本攀升,傳統的生產方式難以持續,提質增效已成為必然選擇。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鞠建華說,在中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不搞綠色礦山,礦業的發展會都到死胡同。綠色礦山由“要你建”到現在大家的“我要建”,這個重大的轉變過程是最令人欣慰的。
行業標準應盡快落地
鉆探、槽探、坑探、地震勘探、野外車輛通行、“三廢”垃圾——傳統的勘查活動都會對地表和地質產生一定影響和破壞。新時代的地質勘查如何破題?
“我國《環境保護法》《礦產資源法》都有關于礦產勘查對環境方面的規定,但缺乏明確的細則。國外在這方面的規定就很具體。”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處長張福良說。
“2015年,西南能礦集團就提出建設生態環保型綠色能礦,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其中綠色勘查是綠色發展的前端和基礎。”西南能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礦權勘查管理中心主任付其林說。
據介紹,西南能礦集團編制了《綠色勘查實施方案》,以避讓自然保護區、生態脆弱區、重點水源等禁采禁建區,優化設計,減少擾動和破壞自然環境。通過采用便攜式鉆機,機場占地面積減少了40%,道路修建減少了30%。征地、修路、人工等各項成本大幅降低。
2017年,原國土資源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綠色礦山建設的實施意見》。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中國礦業聯合會等單位調研后,出臺了《綠色勘查指南》。之后,勘查企業在創建模式、試點示范、制定標準、創新技術等方面紛紛實踐,研發出以鉆代槽、一基多孔、一孔多支等新技術和便攜式模塊化的探礦設備。綠色勘查很快在全行業生根發芽,全面鋪開。
但對于行業整體而言,勘查環節依然存在規范銜接、綠色勘查主動性、業主成本、傳統設備淘汰與新設備推廣等多方面問題。據了解,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將組織相關部門,繼續加強對綠色勘查標準體系的研究,逐步推出綠色勘查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并在預算等方面對綠色勘查給予支持。
2008年底,《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重要目標。2010年,原國土資源部印發《發展綠色礦業指導意見》。2015年,《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意見》正式將綠色礦山寫入其中。綠色礦山建設從企業自律到部門倡導,最后上升為國家戰略。10年間,綠色礦山建設出現了歷史性重大變化。
中國礦業大學博導、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礦山水協會副主席中國工程院武強院士在會上介紹說:“目前,我國礦山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固廢、液廢、氣廢。固廢至少有四大礦山環境效應。其次是地面變形問題,包括開采沉降、地面沉降。再一個是水資源損毀引起的水環保問題。最后是是沙漠化、水土流失問題。”
綠色礦山661試點各有創新
張新安說;“從綠色礦山建設的成果來看,雖然我們只搞了661個試點,但是從這些試點單位來看,礦山的建設水平、生產水平、管理水平都高于一般全行業的平均水平。”遼寧撫順罕王傲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金夫說:“綠色礦山不僅要求山變綠、水變清,更意味著制造、加工的全過程、全產業鏈都應該是綠色的。”,罕王礦業每年都會花巨資實施技術改造,采用國內、國際先進的選礦工藝等,以縮短流程、提高品質。目前罕王礦業各分公司尾礦回收率已達到99%以上,遠高于行業標準。罕王礦業還將成立新材料發泡陶瓷公司,用尾礦砂加上發泡劑做成新型建筑材料;同時,實現了對污水的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
會上,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鞠建華介紹了綠色礦山建設的下一步規劃,“一是點上開花?,F在全國各地礦山企業都在加強自身建設。二是線上貫通。從礦山勘查到規劃、設計、建設、生產運營和閉坑的全過程,都要實踐綠色發展理念。三是面上連片。按照規劃,2020年以前將建設50個以上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在廢棄礦山治理過程中,寧波通過制度創新來解決難題。2017年,寧波出臺文件,通過做活土地這篇文章,推動廢棄礦山浴火重生。歷史最高峰時,寧波有1500多座礦山,現在下降到了79座。2017年,寧波治理廢舊礦山51座,利用礦地2000多畝。“廢棄礦山是生態負債,更是發展空間。未來寧波195處廢棄礦山將整理出1萬畝土地的發展空間”。寧波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樊獻鵬如是說。2018年,寧波有109個廢棄礦山需要治理,可拓展的空間將達到6000畝。例如,海越化工項目利用了423畝整理出來的土地,給當地帶來年利稅超57億元;吉利集團則充分利用礦地無沉降的比較優勢,在爬山岡1100畝廢棄礦山上建成了全球唯一的高山臺地賽車場。(馬曉嵐)
公司地址:山東日照市五蓮縣街頭鎮石材產業園 TEL:15615031234 FAX:0633-6908333 EMAIL:343559274@qq.com
Copyright © 山東白麻石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